张静波:每抢救成功一个患者都是我最自豪的事
2025.01.16
张静波,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防控体系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血管外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马-凡氏综合征等主动脉疾病介入及手术治疗等。工作期间,精于钻研,获保定市科技进步奖3项。
“每抢救成功一个患者都是医生最自豪的事,走在手术室的回廊上比明星走红毯还激动、兴奋。”张静波骄傲的说,“和明星不同,心脏血管外科医生把自己的姓名签在患者的心脏和血管上;每位患者只有一种‘结果’,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无法重来。但对医生而言,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会全力以赴抢救患者。”
心外科是辛苦的外科
早上8:30,张静波走进手术室,11:40手术结束,几分钟简单吃过午饭,下午他又参加了一场线上学术会议。“心外科是很辛苦的外科,手术时间长,医生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也是常事,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才能了解当前专业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张静波说道。
1996年,承德医学院毕业的张静波来到医院。“心外科是1991年正式成立的,那时还叫心胸血管外科。建科后,心外科有了属于自己的病房和术后重症监护室,科室在杨庆祥、张志强、梁景芳等老一辈心胸血管外科前辈的带领下,在保定市区率先开展了冠状动脉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房颤外科消融、大血管的人工血管替换或支架置入术、周围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射频微创手术,从此,心外科进入了飞跃发展的新阶段。
定科后,张静波悉心学习,刻苦钻研。“心外科的医生要天赋,更要勤奋,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之后的十几年,张静波先后两次前往北京安贞医院、阜外医院进修学习,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等各种专业技术,潜心医术,默默打磨自己。“心脏手术为什么这么难,因为心脏的任何一个零部件坏了,都不能直接切除,而是要换一个新的,或者进行修补、替换,就像是把一座房子直接推掉和对房子的结构、功能进行重建,那难度是不一样的。”张静波说道。
俯身于临床一线,张静波的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眼界也得以拓宽。2018年,心脏血管外科从心胸血管外科独立出来,张静波担任科主任。成为科主任后,张静波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心外科的每一台手术都是生死挑战,要面对各种风险,我们不敢有丝毫闪失,只能通过不断学习,保障患者安全,推动学科发展。”
心外科医生的精进是漫长的
心脏血管外科医生贴着天然的“生死标签”,这个专业曾被形容为“苦战、夜战和血战”,要在如此凶险的危机中取得胜利,技术能力一定排在首位。“在这次采访中,张静波说了一件事时隔多年仍记忆犹新的事情。
有一次,急诊大夫打电话说来了一个肺动脉栓塞的患者,情况危急,张静波急忙赶到急诊科。之后他才知道,患者这是第二次肺动脉栓塞,几年前在北京发病做过手术,“她的情况很危急,如果你们现在转院去北京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之前未开展过肺动脉栓塞介入手术,可以进行保守药物治疗。”张静波负责任的和家属沟通,家属此前一直和北京的手术医生电话沟通,“北京的医生也不建议我们转院,医生,求求你给我们手术吧,要不她也活不了……”家属哭着说。此时的患者已经憋喘的近乎窒息,意识已经模糊,张静波知道她的情况已经不容耽搁。用药已经来不及,张静波果断说:马上联系介入治疗室,准备手术。
几年过去了,张静波回想起来,那场手术考验的不仅仅是医生的技术,还有心理承受力。如果不做手术,患者根本撑不了多长时间,可是之前并未独立开展肺动脉栓塞如此凶险的手术,“要么看着她死,你心里内疚一辈子;要么‘铤而走险’,救人一命或承担手术失败。”张静波说。还好他和患者的运气都不错,手术很顺利,患者很快康复出院了。
这样的好运气来源于扎实的基本功。“做介入手术时导丝导管穿过心脏是颇具难度的,但是通过北京阜外医院先心病国家培训基地进修,积累了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我了解了很多突发情况发生原因,并能运用导管技术进行紧急处理,才有底气为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手术。”
注重基本功的练习,不仅是张静波对自己的要求,更是管理科室、带领年轻医生前进的理念。“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基本功底。”张静波时常教育科室年轻医生要脚踏实地,重视基本功。他始终把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放在学科建设首位,瞄准学科前沿,坚持人才之路,定期选派科室人员前往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和培训,以“请进来教”和“走出去学”多种策略,拓宽学术和技术思维,促进学科发展理念不断更新。
融合“心”技术 拓宽学科维度
今年4月,6岁的莹莹(化名)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短暂休息后症状可略缓解,病情持续了近半个月后,莹莹的胸痛、胸闷的症状愈加严重,父母这才带着莹莹来到心脏血管外科求治。
通过详细检查,张静波告诉家属,莹莹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需行心脏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进行治疗,属于微创介入手术。“传统手术方式需要开胸手术,现在微创介入治疗,只需为患者置入介入导管,再植入封堵器并固定,就能完成整个心脏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手术全程仅需30分钟左右,术后第2天患者就能痊愈出院。”张静波说。
近年来,心脏血管外科率先在保定市开展了冠状动脉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房颤外科消融、大血管的人工血管替换或支架置入术、周围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术、肺栓塞等技术,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轻患者损伤,加快康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脏血管外科拥有一支年轻、上进、求实的技术团队。据了解,目前科室医生均为硕士及以上学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近5年来,获省、市级科研立项4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参编专著6部,获得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沉淀,心脏血管外科已建成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让心脏血管外科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一直居于全市医院领先水平。
“救一个是一个,心外科医生总是在和各种突发情况赛跑,医生跑赢了,患者就活了;跑输了,患者就生机渺茫。做一名心外科医生,需要不停的学习来精进技术和一颗强大的内心。”采访的最后,张静波这样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