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缓,但寒冷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加之冬季户外活动相对减少,可导致血糖升高或出现较大波动。因此,糖尿病患者务必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尤其是在气温骤变或身体不适时。及时了解血糖水平有助于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确保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寒冷的天气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加重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因此,保暖是糖尿病患者过冬的重要环节。外出时要穿戴足够的保暖衣物,包括帽子、围巾、手套、厚袜子和保暖鞋子等,避免身体暴露在寒冷空气中。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要注意定期通风换气,防止空气干燥引发呼吸道感染。
冬季人们往往食欲增加,但糖尿病患者仍需遵循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合理控制饮食量。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 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便秘。同时,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等。在饮食安排上,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餐后血糖大幅波动。
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适度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增强体质至关重要。选择在阳光充足、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进行运动,如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之间。运动项目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喜好选择,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过程中注意适量饮水,避免过度劳累。若遇到恶劣天气,无法外出运动时,可在室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原地踏步、室内健身操等。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疾病的高发季节,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且一旦感染,血糖会更难控制,进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自我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感觉减退,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发生足部损伤和感染,冬季更是足部问题的高发季节。因此,患者要特别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足部有无破损、水泡、红肿等异常情况,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用温水洗脚,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以免烫伤皮肤,洗脚后及时擦干,并涂抹适量的润肤霜,防止足部皮肤干裂。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要宽松、舒适、透气,避免穿高跟鞋、尖头皮鞋或过紧的鞋子。袜子要柔软、吸汗,避免穿有破损或补丁的袜子。